新易盛:AI算力狂潮下的“隐形印钞机”,一年狂赚28亿的秘密
你绝对想不到,这家藏在成都双流区的科技公司,靠着一块巴掌大的“光模块”,一年净赚28亿!
新易盛,这个连成都本地人都可能没听过的企业,却在全球AI算力竞赛中闷声发大财——2024年净利润暴涨312%,2025年一季度再翻4倍,每天净赚1700万!它凭什么让微软、英伟达抢着下单?
一、业绩狂飙:每天净赚1700万的“暴利生意”
2024年,新易盛营收86.47亿,净利润28.38亿,相当于每天开门就赚778万。 到了2025年一季度更夸张,单季度净利润15.73亿,算下来每天净赚1748万,比印钞机还快。
这背后是AI算力的疯狂需求:每台训练大模型的英伟达H100服务器,需要8-16个800G光模块。 新易盛手握微软、Meta、亚马逊三大金主,仅第一大客户就贡献了31.74%的营收(约27.44亿)。
更绝的是毛利率——从2023年的31%飙升到2024年的44.7%,2025年一季度达到48.7%。 对比同行中际旭创35%的毛利率,新易盛的产品堪称“暴利”。
二、技术杀招:让老外掏钱的“中国黑科技”
新易盛的杀手锏是800G和1.6T光模块。800G产品2024年出货量同比暴增300%,占营收60%;1.6T模块已经通过英伟达GB200服务器认证,功耗比同行低20%。
他们甚至玩起了“光纤魔术”——全球首个支持多芯光纤的800G模块,一根光纤顶四根用,让微软数据中心的布线成本直降30%。 这项技术2025年3月刚发布,下半年就要量产。
为了绕过美国关税,新易盛在泰国建了两座工厂。 泰国产的光模块出口美国0关税,成本比国内低15%,2025年70%的海外订单都从这里出货。
三、客户名单:绑死硅谷巨头的“财富密码”
翻开新易盛的客户名单,清一色硅谷巨头:微软占31.7%、Meta占18.2%、亚马逊占12.6%,前五大客户贡献71.1%营收。
这些客户有多依赖新易盛? 2024年四季度,Meta紧急追加10万只800G光模块订单,泰国工厂3周就完成交付。 现在英伟达测试的1.6T模块,用的也是新易盛的方案。
四、财务真相:藏在54亿库存里的风险
光鲜业绩背后藏着隐患:2025年一季度存货飙到54.65亿,比2023年暴增289%。 这些库存主要是为800G和1.6T模块囤的芯片,相当于把5个季度的利润押在仓库里。
现金流更暴露问题——2024年净利润28亿,但经营现金流只有6.4亿。 钱都去哪了? 30.7亿应收账款说明,大客户都在赊账拿货。
五、董事长被罚3149万:光鲜背后的阴影
2024年2月,实控人高光荣因违规减持被证监会罚没3149万。 更尴尬的是,他通过家族信托隐瞒持股,导致公司2020-2022年年报造假。
尽管丑闻缠身,新易盛依然被资本追捧。 2025年一季度,高瓴资本、瑞银等机构集体加仓,公募基金持股比例从5%飙升到17%。
六、同行对比:吊打中际旭创的“价格屠夫”
当行业中际旭创还在死磕硅光技术时,新易盛用“DSP芯片优化+LPO方案”实现降维打击。 他们的800G模块比硅光方案便宜15%,功耗却更低,直接抢走北美云巨头20%的订单。
从财报数据看更直观:新易盛2024年净利润增速312%,远超中际旭创的137%。 在800G市场,新易盛市占率25%,仅次于中际旭创的40%。
七、员工揭秘:车间里的“印钞流水线”
走进新易盛成都工厂,会看到每分钟下线2个800G光模块的全自动产线。 这些巴掌大的金属盒,内部排列着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,每个售价高达2.5万元。
技术员小王透露:“我们现在三班倒,订单排到2026年。 英伟达的测试订单要求零瑕疵,百万分之三的故障率,比造芯片还苛刻。 ”
八、地缘政治下的生存智慧
面对美国可能的光模块加税,新易盛早有准备。 泰国工厂二期2025年初投产,专供北美市场;关键芯片改用日本供应商,绕开美国技术限制。
这招效果立竿见影:2025年一季度,北美订单同比增长320%,0关税策略让毛利率再涨4个百分点。
九、藏在财报里的“危险信号”
看似无敌的新易盛也有软肋:前五大客户集中度71%,一旦微软转向竞争对手,业绩可能断崖下跌;54亿库存如果遭遇技术迭代,随时可能贬值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技术路线——如果硅光或CPO技术成为主流,新易盛重金押注的DSP方案可能被淘汰。 尽管他们声称有技术储备,但2024年研发投入仅4亿,不到中际旭创的1/3。